通知公告

北京创业孵育协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

孵化新担当新作为,行业促发展争标杆

北京创业孵育协会理事会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强化创业孵化服务产业顶层设计和谋划布局的工作部署,北京创业孵化行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方向逐步向深水区融合探索,北京创业孵育协会作为政企桥梁,紧密贴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示范区发展总体需求,紧跟北京孵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努力打造平台,积极推动跨区域、跨领域、跨界科技融合创新,提高创新创业资源整合利用与整体孵化效率,最大化利用政策优势服务好孵化机构,服务好初创企业。

一、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协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章程规范性要求为引领,深入落实中共北京商服协五第四流动党员联合支部委员会党建工作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协同广大会员单位深入开展党建活动,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一)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强化创业孵化力量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协会常务理事会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在北京创业孵化行业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深入学习领会、准确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全体创业孵化行业团队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见成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引导集聚各类孵化力量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输送服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营造更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设计联合党建主题学习,践行红色孵化初心

在中共北京商服协五第四流动党员联合党支部指导下,协会组织举办了回眸百年党史·感悟初心使命等系列党建主题活动,参观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主题展,带领会员单位党员追寻党的百年历史,坚定初心使命,筑牢理想信念。同时,为了更好的参与全市各类科普活动,参加科技学术交流,更好的做到资源共享,协会申请加入北京市科协,并按要求成立了党建工作小组,努力践行北京孵化行业使命。经秘书处调研走访,了解到协会会员单位有81家已设立机制完善的党支部,覆盖党员规模1438人,协会联合各会员单位党支部共同组织主题学习活动,结合各区党建工作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将孵化服务具体工作渗透到各会员单位,不断提高会员单位基层党组织活力,进一步增强孵化队伍的责任感、光荣感、使命感。

二、履行责任担当成为北京孵化最强音

协会持续对北京地区孵化机构进行全覆盖摸底,包括对孵化机构的服务模式、入驻企业发展成效等情况深入了解,总结北京地区孵化发展特点和优势,发现北京地区孵化行业在新时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短板,并提出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形成行业研究报告。协会2022年形成10余份专题报告、领导内参,以实践经验和长期坚持开展的产业创新研究为基础,积极为政府产业发展政策、规划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稳定经济发展,发起孵化机构减免帮扶倡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和《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271号)等文件精神,协会积极动员全市各类孵化机构面向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免费或优惠价格的办公场地、提供更好的孵化服务、创新助企等举措,经发布调查问卷、周报跟踪推进等方式,累计发布《全市孵化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稳定发展相关情况周报》32篇,全市182家孵化机构响应号召,为5548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4.6亿元,涉及减免面积约124.22万平方米。根据《关于对租赁非国有房屋科技型孵化器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给予补贴支持的通知》(京科创发〔2022〕139号),协会配合市级层面积极推动各区对承租非国有房屋且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的科技型孵化机构给予房租补贴,最终本市50家承租非国有房屋的孵化机构为929家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4919.16万元,获得市区两级资金补贴2459万元。为全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落实科技部等七部门《关于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的通知》(国科发区〔2022〕185号)要求,协会以实际行动号召孵化载体及在孵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共有15家孵化机构、29家在孵企业为111名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引导孵化机构为392家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减免房租4.69万平方米、减免金额1834.6万元,切实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帮扶。

(二)高效支撑政府部门工作,形成多项研究报告和行业分析成果

协会根据市级层面有关工作部署,高效支撑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双创处、园区处,市政府研究室,丰台区科信局等多部门有关促进孵化行业深入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开展大学科技园创新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安排,完成了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北京创业孵化服务十年、孵化机构发展问题诊断书、大学科技园诊断书等多项研究报告和分析文件。

基于协会的全力支撑,全市备案认定创业孵化机构数量持续增加,新增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家、市级孵化器17家,北航科技园空天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园和北理工科技园国防与信息安全未来产业科技园2家科技园获科技部、教育部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正式启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信息变更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工作。督促孵化机构填报2021年度科技部火炬年报统计调查,共有289家孵化器和266家众创空间完成填报,填报率达历史新高。在协会的强力推动下,在全市孵化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创历史新高,共有1.55万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办理入库并获得公示,与去年相比数量实现翻倍。

配合双创处对中关村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支持政策进行修订,创新政策实施组织机制,形成脱纸化、数据化评审组织流程。全体人员加班加点对提交申请的2001家企业基本信息、研发费用金额、营业收入金额等20余项指标进行细致审核,全面推进减材料、减流程,政策实施周期由原来的平均160天压减为70天,普惠精准支持1400余家硬科技领域、初创期、高研发投入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开展关键技术创新,支持金额近1.8亿元。同时协会配合梳理该政策实施历程,完成政策实施5年成效总结和典型案例分析。

此外,为有效拓宽孵化资源区域布局,协会同步支撑丰台区孵化服务职能工作,顺利完成丰台区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扶持政策兑现及2022年区级孵化机构认定、复核工作。同时,为进一步显示北京地区创新创业资源禀赋,协会配合市有关部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和5.0改革任务,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有关任务进展情况汇报、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典型案例经验汇报、世行营商环境新评价研究和改革工作进展有关情况汇报等工作报告。

(三)重新加入IASP,带领行业同仁建立国际交往渠道

致力于提升孵化机构国际化服务能力,协会重新加入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加强与全球各地区间科技园区管理者交流,促进创新创业资源开放共享。IASP作为当今世界唯一一家以科技园区为主要会员的协会,近年来着力建立全球科技园区网络,协会的加入将进一步拓展北京地区孵化行业同仁国际化交往渠道。同时,协会积极鼓励在京举办海外项目跨境加速营、中以大赛等活动,联合奇绩创坛、创业大街、高创天成等机构,共同推介市级及各区有关工商注册、园区落地、政策资金等服务资源,积极引导海外硬科技创业人才和项目在京落地发展。

(四)开展政策宣讲等创业活动,建立双创服务新品牌

继续承办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暨北京银行杯中国·北京创新创业大赛季(2022)品牌赛事活动。本届大赛共吸引全市16个行政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000余家创业企业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数量较去年实现数量翻番,其中45%的参赛企业来自于全市孵化机构推荐报名。经评比共有56家企业获得市级奖项,38家企业已获得全国赛优秀奖,13家企业入围全国总决赛100强,5家成长组企业获得全国赛“创新创业50强”

除大赛组织外,协会持续以品牌建设带动孵化行业全面发展为思路,充分发挥行业资源,结合双创服务实际需求,打造真正适合的特色双创服务品牌,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围绕新修订的“1+5”政策、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高质量发展制定若干措施等政策发布,协会深化创新创业服务,落实中关村领先科技园区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依托创孵沙龙品牌活动,联合多家科技园区、孵化机构开展“科技型小微企业关键技术创新”及“标杆型孵化器建设”等系列政策宣讲,累计组织线上线下宣讲12次,2000余人参与。此外,设计双碳产业加速、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等主题分享沙龙,促进创新创业企业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产业资源对接交流。

三、鼓励专业孵化器发展并形成区域示范带动

坚持产业创新方向,协会时刻瞄准市场需求和产业化目标,探索一条由孵化器作为开端,加速载体、专业产业园等接力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布局配置资源,整合力量,积极推动创新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为重点园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动力支撑。

(一)以区域产业培育为目标扶持标杆孵化器发展

为更好发挥北京科技和人才优势,促进成果转化和硬科技创业,围绕高精尖产业培育补短板、强弱项、布新局,协会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会同各区、各分园,聚焦各区重点产业方向,进行合理布局,重点组织建设一批专业服务能力突出、孵化模式超前、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标杆孵化器。结合丰台区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定位需求,协会充分挖掘小米谷仓智能硬件的孵化优势,帮助谷仓智能硬件实验室与丰台区进行对接并顺利完成选址落地。结合科技部关于未来产业科技园的推荐工作,协会配合园区处充分挖掘北大、清华、北航、北理工等大学科技园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优势,积极促成北航科技园和北理工科技园分别与海淀、昌平、房山谋划布局,推动高校围绕前沿科技谋篇布局,吸引更多创业培训机构、投资机构加入大学科技园孵化服务生态圈,合力完成高精尖科技成果在大学科技园所在区完成转化落地。

(二)以优质孵化成效提升存量孵化机构的专业素质

配合2022年的专项工作进一步提升现有孵化机构的孵化服务质量,从全市现有孵化机构中梳理筛选出专业化程度较高、服务特色鲜明、孵化成效显著的重点机构,重点对在孵和毕业企业中国高新、专精特新、纳入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比重进行比较判断,进而对各类孵化机构的孵化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围绕国家级孵化器备案和评优工作,协会面向全市范围孵化机构进行线上培训,重点对有意向申报国家级孵化器认定或国家级孵化器绩效评价有提升空间的机构进行针对性辅导,年初制定月度、季度辅导计划,安排专业导师、秘书处专员一对一上门辅导,从问题需求出发逐步提升各孵化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而逐步提升北京地区孵化机构整体服务水平。

四、强化专业孵化服务标准,锻炼专业孵化运营队伍

加快引导有经验的硬科技投资人、资深产业服务专家、具有成功转化经验的科学家等专业人才跨界进入孵化行业,推荐单倍、洪华等专业孵化人才纳入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市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等荣誉提名。进一步组织孵化团队专业培训,制定发布专业孵化岗位标准,着力加强高水平孵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制定发布三项行业标准

为引导北京地区孵化行业专业专精发展,提升北京创业孵化服务机构专业化孵化服务能力,协会制定发布了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创业导师服务规范、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公共技术平台服务规范和创业孵化服务机构早期投资服务规范3项孵化行业团体标准,引导创业孵化服务机构从专业岗位出发,加强专业知识梳理学习,优化人才衡量标准,对开展的创业导师服务、公共技术平台服务和早期投资服务进行规范化指导。

(二)北京孵化升级发展研修培训班持续输送专业孵化人才

基于孵化行业的一线实战辅导,协会历年组织的行业培训深受行业认可。受疫情影响,2022年共举办3期创业孵化人员培训班,培养输出专业孵化人才120人,包括举办2期创业孵化从业人员初级培训班,培训学员104人,举办1期创业孵化从业人员中级培训——医药健康产业孵化班,培训学员16人。北京孵化专业孵化人员团队持续壮大,为孵化行业专业化发展储备起更加坚实的人才队伍。

五、畅想未来,孵化可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协会作为政府、孵化机构、初创企业的政企桥梁,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坚守平台意识、服务意识、融合意识,聚焦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创业,引导更多主体参与孵化机构建设和创新创业服务,创造性地抓好各项战略任务的落实见效,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气象、担当新作为,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紧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示范区建设步伐,促进更多提质提效、专业孵化器涌现。带动更多孵化机构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形成理论知识培训、长期实践锻炼、师徒制传帮带等相结合的培育体系,努力培养挖掘一批专业孵化职业经理人。强化孵化机构自身的技术平台、早期投资、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专业孵化增值服务,通过大赛、创孵沙龙等宣传推广,努力将专业孵化服务输送至初创企业和团队。打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新通道,提升孵化器国际化发展水平,促进技术、人才、项目和企业双向流动。

二是最大化利用市区政策协同,引导更多高质量企业从孵化机构中走出来。持续释放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关键技术创新政策成效,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高技术含量水平。动员孵化机构全部在孵企业办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提高科技型企业数量。支持孵化机构承接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落地,持续提升高精尖产业、未来产业领域硬科技企业培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守平台意识,提升协会专业服务能力,为行业发声。协会通过打通资源、区域限制,汇聚一批专业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服务机构、知名创业导师等创新创业发展资源,推动孵化行业先进经验、科技资源、人才技术等交流共享,充分运用新媒体推广、政务信息报送、行研发布等渠道,努力提升北京孵化行业显示度,激发创新创业发展活力,努力打造协会成为创业孵化产业服务专业机构。


关闭窗口